首页  中心简介  学术队伍  学术成果  学术论坛  中心工作  社会活动  访问学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学术论坛
 翻译教师发展论坛 
 翻译学博士研究生论坛 
 翻译学硕士研究生论坛 
  翻译学硕士研究生论坛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坛 > 翻译学硕士研究生论坛 > 正文
 
翻译与近代中国国际法学的知识发展——黄埔大讲堂第59讲
文字: 王凌云 图片: 王凌云
编辑:   更新时间:2024-05-17   (点击:)

2024年5月15日上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主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和翻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黄埔大讲堂第59讲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知识城校区)进德楼506报告厅举行。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屈文生应邀进行了主题为《翻译与近代中国国际法学的知识发展》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赵军峰教授主持。

屈文生教授作主题讲座

讲座伊始,屈文生教授从对近代中国法学评价的角度切入,与在座同学分享了了解翻译与近代中国国际法学知识发展关系的重要性。学界许多观点认为,翻译对于近代法学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关系着国际秩序发展的国际法也一直是翻译研究的关键对象。在这一过程中也有很多的争议和问题产生,而因翻译而起的问题则应回到翻译中解决。

屈文生教授指出,“国际法”(international law)这一词在西方存在也不过200年的时间,其表述也经历了多次变化。中文世界中的术语“国际法”经历了从“各国律例”到“万国公法”到“公法”再到“交涉法”的复杂变迁,这不仅佐证了翻译在国际法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功用,也是译者决策映射出的国家法治话语权的历史现实。

讲座内容

接着,屈文生教授介绍了“国际法”的知识转型这一十分重要的过程。国际法观念和国际法知识在中国的发展,并非是一个单向线性的过程。在近代中国,国际法主要经历了“律例”知识范式的改造以及知识系统转型,伴随着这一过程而生的是外语学科的持续发展,《万国公法》《星轺指掌》等著作在这一时期被翻译引入,同时作为教材使用。但实质西方国际法是为自身殖民主义服务,以中国为中心的宗藩秩序受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法译著影响并开始逐步瓦解,这也引发了学界对于国际法译入的批评。

讲座现场

通过分析“国际法”的知识转型,足可见翻译与国际法知识体系建构的密切关系。屈文生教授从翻译本身的建构性与知识自主性出发,明晰了中国国际法的自主知识体系,并指出在今天的知识体系构建中,仍然要重视翻译发挥的作用。最后,屈文生教授总结并强调道,构建自主的中国法学知识体系不能全靠翻译,但又离不开翻译,需要通过翻译引入参照物,更需要翻译实现其对外传播。而我们构建自主的中国法学知识体系的目的就在于遏制单边主义的逆流,阻断美国法全球化或全球法的美国化。

听众互动

主题讲座后,在场硕博士生积极向屈文生教授提问,与屈文生教授热烈交流,屈教授高度赞赏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并做出内涵丰富的解答,同时也对青年学者们提出了深切的期许。讲座尾声,赵军峰教授致结束辞,对屈文生教授表达了感谢,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附:屈文生教授简介:

屈文生,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委员、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入选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奖励计划,兼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法律英文译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各类课题8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法学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及Semiotica等国内外刊物发表等论文80余篇。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著作12部。研究成果入选201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曾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东方英才计划领军项目(上海领军人才)、中国译协首届“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首届上海市外语界十大杰出人物等奖励及荣誉称号。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主持上海市一流课程、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