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翻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59期“翻译学博士生论坛”于2019年6月15日14:00—16:00在六教B206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汉英信息虚实互变论——以涉外导译词为例。本次论坛由18级翻译学博士生张潇主讲,翻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曾利沙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参与人还包括高翻学院、英文学院、商英学院博士生等。
主讲人张潇首先概括了案例所涉文本类型及语篇特点,进而对“虚实”这对中国传统哲学和文论范畴的发展进行简要梳理,试图从此范畴重思汉英翻译时因语篇组构的不同特点引起的语际转换问题,对周庄导译词这一个案进行描写、分析,讨论虚、实之间的相互变化与这一变化带来的效果。
随后,现场同学就汇报的内容提出了一些问题,并与主讲人进行了热烈讨论,涉及到“虚实”的概念属性、研究意义等。最后曾利沙教授对汇报及讨论进行了点评和总结,提出多条宝贵建议和意见,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一)博士生求学期间,要对学术的规范性、严谨性形成全面、完整的认识,如对所依托概念的理论背景既要溯源也要详细呈现。在这一梳理过程中,研究者要对相关理论、概念进行批判性思考而非简单继承,对这一梳理较为详实地呈现可帮助听众快速理解研究脉络。同时,要对“研”与“究”、“学”与“术”各自的含义有深刻的认识。比如,在文献综述中应明确中国传统文论中对诗歌(如意象诗)和绘画艺术(如水墨画)中有关的“虚”与“实”的概念内涵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对其在概念运用中的表现方式的特点作出明晰地描述,再考察将这一对辩证概念如何应用到翻译中来,论证时应给出符合逻辑的解释,要令人信服地说明之间的关联性。
(二)研究要有读者群体意识,明确所做的研究中哪些方面是读者最有可能感兴趣的,这也是研究意义和价值所在。比如,将“虚”与“实”的接受美学关系用于导游词的翻译问题,就要将读者群体限于“涉外导游”群体,基于问题的研究成果应能吸引涉外导游的兴趣,能从中有所获益,特别是能总结出一系列经验感性规则和理论感性原则认识,以便涉外导游明确哪些信息可实化,哪些信息可虚化。
(三)具体内容上,对于虚实这对范畴,还要结合导游词的文字信息内容性质,加以分析、定性、概括、分类、综合,具体化到不同的词句的形式与内容,以及如各自所涉及的信息特点和接受价值。
(四)个案分析要注意例子的典型性、代表性,展示的实例应给出完整的话语或语篇,在整体中考察其典型意义。
(五)研究成果要有实证,如将研究成果在涉外导游或海外游客中进行访谈调研,以期得到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效度评价。
对于主讲人及现场观众而言,曾教授的点评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启迪了研究思路,为未来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