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翻译学博士生论坛(29)在6教A421如期举行。此次论坛由曾利沙教授主持,主讲人为2015级博士生邵春美,主题是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参加本次论坛的主要是高翻学院的博士生及国内访问学者。
本次论坛主要包括三个环节:首先主讲人邵春美阐述了翻译学研究中的哲学观,评述了哲学与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关系问题。她重点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的后期思想与翻译研究的关系,并从维特根斯坦思想中获得的启示;在第二个环节中,在场的博士生和访问学者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与主讲人互动;最后,曾利沙教授进行了点评和总结。
邵春美对翻译研究中哲学思想的重要性作了文献述评式的讲解,试图通过翻译研究与哲学研究的交叉关系找到了自己研究的视角,即用某种哲学观点来阐释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她对选择后期维特根期坦观点的必要性给予了说明,并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方面阐述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思路,最终得出结论:后期维特根斯坦思想有助于探寻翻译研究中多种理论的哲学基础,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对象并试图使译者及翻译理论研究者走出二元论的困境。她对相关研究提出了几点批判式的反思,引起大家的很大兴趣,也激发了其他博士生及访问学者的热烈讨论,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于维氏思想对意义的理解之理解,以及翻译价值论层面的看法。
最后,曾利沙教授通过生动的实例分析阐述了自己对翻译哲学研究的看法,他认为,语言的意义是动态生成的,就翻译而言,译者追求的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之确定性;也就是说,文本意义是由语境决定的,故一般而言,语言具有不确定性,但译者在翻译特定的文本时必须从若干不定的选择义项中根据特定的语境确定其语境化意义形态,即参与意义的建构。他同时回顾了自己对意义的暂构性及可确定性的实证研究等,他的深刻见地使大家获益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