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至18日,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组织了三场讲座,邀请国际著名学者Rakefet Sela-Sheffy博士、Itamar Even-Zohar教授和Harish Trivedi教授发表主题演讲。广外大高级翻译学院2003级和2004级的五名研究生前往学习。
Rakefet Sela-Sheffy博士就以色列文学译者现今的状况,职业化程度及其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她指出,以色列的文学译者还仅是一个半职业化的群体。译者社会地位的提高与事业成功主要取决于个人自我推动的能力。在当今非文学译者正在致力于构建制度化、客观化的职业市场时,文学译者仍排斥客观的资格体系,依赖“名家体制”。通过对上百篇访谈、介绍及评论的考查,Sela-Sheffy博士梳理了以色列文学翻译中的各类文化资产,并就其与相关译者的地位进行了分析。
Itamar Even-Zohar教授倡导的多元系统理论早已为国际译学界所熟知,他结合对思想行业的认识及社会维持的问题做了宏观论述。他的视角远远超出翻译研究本身,延伸至如何使社会长盛不衰等问题,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有富含创意的人及其思考而出的创意思想。结合冰岛和纽芬兰的例子,Even-Zohar教授指出两地情形之所以天壤之别就在于其对文本、知识、创意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他认为冰岛何以能够忝列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行列及纽芬兰因何被加拿大人认做是一个沉重负担的实例为其它国家和文化提供了不可估量而又探索不尽的借鉴意义。
印度学者Harish Trivedi教授延续了他一贯的后殖民主义思考。通过对自1777年至1913年中大量印度翻译史料的考察,尤其是译本选择的考察,Trivedi教授指出印度的文艺复兴即由此而生。另外,对后殖民主义的应用问题,他认为后殖民主义思考有其具体的历史语境,不可一味扩展,将一切所谓大与小、强与弱、富与贫的国与国之间的权力关系纳入这一体系。盲目扩大化可能会导致后殖民主义这一与具体的地理、历史、政治语境相关联的思维方式失掉其本身特色,进而走向消解、消亡。
在随后的讨论中,高翻的研究生积极参与互动,主动发言提问,得到与会的香港学者们的好评。研究生们通过几次讲座和深圳大会的学习,认识水平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对翻译学研究的认识,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从单纯为了获取学位转变为对研究学习深感兴趣从而自觉投入。作为高翻学院研究生的代表,他们身上体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及他们对翻译研究的认真思考,多次受到国际国内学者们的高度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