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简介  学术队伍  学术成果  学术论坛  中心工作  社会活动  访问学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 
 工作简报 
  中心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工作 > 正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开题研讨会在线举行
文字: 王俊超 图片:  
编辑: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更新时间:2021-04-09   (点击:)

4月8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忠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开题报告会在线举行。报告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王克非教授任专家组组长,上海大学方梦之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廖七一教授、深圳大学谭载喜教授、浙江大学许钧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查明建教授任专家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的翻译学知名专家学者近300人参加了会议。广外副校长刘建达出席开题研讨会并致辞,广外科研处处长陈平与会,开题论证会由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军峰主持。

刘建达表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成功获批是国家及学界对广外适应时代发展、立足于翻译学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充分肯定,标志着广外翻译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他希望重大项目组能以开题报告会为契机,根据专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意识,改进研究方法、细化研究方案、深化研究内容,再接再厉,做出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学校翻译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undefined

黄忠廉教授做项目开题陈述

开题报告研讨会环节,首席专家黄忠廉从课题研究背景、核心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计划等四个方面向课题评审组作了课题汇报。在开题报告陈述中,黄忠廉首先从中外翻译学研究背景出发,阐述了中国翻译理论史研究的学术关注度与必要性。黄忠廉从史料须整理(是什么问题)、史实须研究(为什么问题)、史学方法化(怎么写史问题)三个层面提出课题研究的总问题和五个具体问题。他指出,课题总任务在于融合古今中外来描述中国译论发生发展史(基建史),揭示中国译思译论译学发展路径、动因及规律(复建史),以重写中国译论史(创建史)。接下来,他对五个子课题内容进行陈述。

专家组在充分肯定课题对于推进译论史系统研究和翻译学学科发展的重大意义的同时,也给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首先,方梦之教授认为将中国译论史分为基建史、复建史和创建史的划分方法本身就是研究的创新,因为这打破现有囿于翻译事件和历史时期的分期视角。许钧教授从探究翻译本质认识发展、中国译论与社会思想的互动、中国译论的翻译实践基础、中国译论对世界译学的独特价值和揭示中国译论发展的横轴主线等方面提出建议。廖七一教授从史料选取、译论书写思路与视角以及中国译论发展史研究的普世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谭载喜教授从中国译论史划分的理据性、子课题之间的协调协作性、中西译论的融合互动性、译论史书写的术语学术性等微观层面给出了细腻的建设性意见。查明建教授从历史学、人种学和比较文学等角度对译论史书写的性质与方法、译论的流变与传承、译论史的特色与普世性等问题提供了可参考、可借鉴的方法论建议。专家组组长王克非教授表示,该课题围绕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对中国翻译论述进行梳理、阐释,理清发展脉络,任务重大。他建议结合现有的翻译史和翻译理论研究,重点梳理时期划分和学派特征,增加译思译论与当时社会文化和中国主流思想之关联的认识思考以及港澳台和海外的译论研究,增强科研团队力量,书写出更为深入的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

与会专家云端合影

专家组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聚焦于中国译论的思想来源、通论的系统化过程、通论的学科化趋向三个层面,符合中央提出的构建中国学术话语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一致同意开题报告通过;同时,也提出了三点期望与建议:一是创新译论史研究方法以推出研究新成果,二是置身历史语境以提升对翻译本质及规律的新认识,三是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并增强科研团队力量以顺利完成项目。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听取了专家们的发言与建议。最后,黄忠廉对专家组和项目组表示感谢,并表示将以“求诚、求实、求真、求稳”的态度,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做出改进,逐步推进重大项目的圆满完成。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