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科学,在助推中国走向世界、增强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上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12月13日,语言与翻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拉开帷幕。校长仲伟合,巴基斯坦驻穗总领事巴伯·阿明,中科院教授李亚舒,清华大学教授罗选民,以及众多语言翻译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我校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莫爱屏主持。
仲伟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与会人员的热烈欢迎。他说:“虽然寒流没有带来冬日的温暖,但我们学术研讨的心是炽热的。”仲伟合提到,翻译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历史同样出现过很多寒流与阻碍,但它却依然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现已形成相对完整成熟的体系,更是成为了“外国语文学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同时他指出,此次跨语用和翻译的学术会议,正旨在针对现阶段高端翻译人才缺口问题,力争培养出真正会翻译懂翻译的人才,促进翻译学更好更快地发展。
仲伟合致辞
巴伯·阿明发表致辞。他表示,作为外交官,他深知翻译在外交中的重要性。好的翻译不仅能扩大本国的文化输出,更能增强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他谈到了巴基斯坦与我国合办的语言培训机构和未来的项目规划。他展望巴中能在语言学科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建巴中友谊的桥梁”。
巴基斯坦驻穗总领事巴伯·阿明致辞
在随后的主旨发言中,罗选民发表了题为《语境之语境:谈译者的学养》的讲话。他提出“学养为翻译者的立身之本”的观点,认为具有学养的翻译作品能直接或间接地启迪读者,对增强悟性与创造能力以及提高学术品位具有重要作用。
罗选民发表讲话
我校教授何自然以《汉英翻译中概念结构的转换》为题,阐述了语用翻译过程中两种思维模式与概念结构的转换。他强调,翻译工作者必须重视翻译实践,要在实践中注意识别汉英两种语言因思维方式不同形成的概念结构差异,从而在目的语中选用恰当的语言结构,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等效转换。
何自然发表讲话
加拿大MacEwan大学英语系教授Valerie Henitiuk发表题为《A Privileged Place: Paratext and Gender in Translation》的演讲,指出在翻译中译者的重要作用以及论述了如何让西方读者跨过文化差异的鸿沟。
Valerie Henitiuk发表讲话
中山大学教授黄国文以《翻译与改写》为题,提出了“语言使用的选择是作者表达意义和表明身份的一种重要形式”的启示。他以《论语》英译本和英国文学原著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爱丽丝梦游仙境》)及其简写本为例,探讨了翻译和语言对比中的语言变异问题。
在第二天早上的主旨发言中,香港城市大学朱纯深教授、中国科学院李亚舒教授、南华大学戈玲玲教授、澳门大学李德凤教授以及我校翻译学研究中心黄忠廉教授还就语料库翻译研究、变异理论等问题进行了演讲。论坛还就翻译研究与关联、模因、顺应的关系,语用与法律文本、文学文本翻译,语境与翻译等多方面对语用及翻译进行详细论述及讨论。
与会人员合影
(转自http://news.gdufs.edu.cn/article-87327.html)